在當前“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教學要求下360足彩,我校一線教學崗位上的教師們積極應對在線教學新變化360足彩,強化教學研究,精心準備教學資料,嚴把課程內容360足彩,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360足彩,全力保障授課效果,在非常時期網絡教學實踐中凝練出了一些好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
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特別是為青年教師提供提升教學能力的交流學習平臺,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與教務處共同推出“疫”線網課大家說線上欄目,歡迎各位老師踴躍投稿360足彩。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來自化學學院青年教師張菲老師的教學分享:e線課堂成長記。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斷了師生們殷殷期盼的返校路。為確保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360足彩,學校決定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的開學時間,并在原定開學時間通過網絡渠道開展教學工作360足彩,以確?!巴Un不停學360足彩、學習不延期360足彩,質量不打折,學生不掉隊”360足彩。經過近兩個月的摸索實踐360足彩,在網絡教學授課方面我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借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學期我主要講授化學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分析化學2-2》,主要涉及儀器分析領域的知識內容360足彩。由于學生們不能返校,不能直觀地接觸到各種大型分析儀器,無法建立直接的感性認識,那么該怎樣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呢?這就需要精心準備教學內容360足彩、巧妙設計教學過程360足彩、及時總結教學經驗。
案例作為導讀
我在講授每一種分析方法之前,都會列舉一些該方法在科學研究和經濟建設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作為課程導讀。比如360足彩360足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360足彩,珠寶玉石消費日益旺盛,消費者為了保護自身權益360足彩,就需要對珠寶飾品的真偽進行鑒別,而傳統的元素和結構分析手段都需要破壞樣品,這對于珠寶飾品的鑒定是不可接受的。而紅外光譜分析不會破壞樣品,組成和結構不同的珠寶礦物具有截然不同的紅外光譜,因而使得紅外光譜分析在珠寶飾品的分析鑒定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360足彩。通過這些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動案例,讓同學們認識到儀器分析是一門對國家、社會和人類都有重要價值的實用學科360足彩,既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360足彩,又加強了對課程思政的建設360足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細化工作方案
為了講好網絡課程360足彩,我細化了工作方案,將課程教學分為課前預習360足彩360足彩、課上講解360足彩、師生互動、課后答疑等環節。在上課之前360足彩,我會提前將學院給師生們提供的教學資料及時地發送給同學們,指導大家開展課前預習,使同學們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具有初步地了解360足彩,為課堂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360足彩,我積極引導同學們利用好學校為我們提供的雨課堂、華文慕課360足彩、智慧樹等網絡授課平臺,這些優秀的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的網絡學習提供了有益的補充。
跟進教學效果
與傳統的課堂面授不同360足彩,網絡授課師生無法直接見面交流,那又如何來了解同學們能否“聽得懂,跟得上”呢360足彩?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上課下能夠和同學們進行互動溝通。在每次網絡授課時360足彩,我都會設置一些小問題引導同學們積極思考,例如在講到熒光分析法比紫外吸收光譜法具有靈敏度較高的特點時,會啟發同學們思考其為什么會有這個特點。在講完“分子的熒光強度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一特點后,通過提問360足彩,和同學們互動360足彩,揭示正是這一原因使熒光分析的靈敏度有所提高但是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使同學們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此外,當同學們就習題和課上沒聽懂的地方提出問題時,我及時給予了解答,為同學們提供更多幫助,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參加教學團隊
作為一名還在成長中的青年教師,我也格外注重教研活動和教學團隊的建設。例如,在寒假期間我就和本課程的其他3位主講教師一起組成了教學團隊360足彩,大家圍繞課程建設進行了多次教研活動,確立了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并統一了課件。通過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我有機會向身邊同事和有經驗的教學前輩學習,讓我加深了對課程的理解,發現了自己教學方法上的欠缺和不足,使自己在教學上獲得了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課程簡介
分析化學是研究表征和測定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及含量的科學。
《分析化學2-2》即《儀器分析》,是高等院校與化學相關各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360足彩,主要講授光譜分析360足彩、電分析和分離分析等內容360足彩360足彩。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360足彩,使學生掌握各類儀器分析方法與對應分析儀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學生根據所學理論知識結合相關實驗課程,初步具備應用儀器分析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華中師大等校合編的《分析化學》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4版,總計講授54學時。
作者簡介
張菲360足彩,男360足彩,中共黨員360足彩,2014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天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任教,分析化學教研室講師。目前主要從事分析化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